要說對於池上鄉有什麼印象,大概就屬那一盒用木片砌起、盛滿香Q米飯的池上便當了吧! 池上鄉是離開花蓮後第一個進入的台東鄉鎮,往往在匆忙趕往台東市的路上成為一片呼嘯而過的阡陌沃野,只是眾多美麗風景中的一環,沒能真的停下來欣賞它的萬種風情。
就當我們幾乎因時間不足要捨它而去,不知怎麼的念頭一轉,還是彎過去看看從沒去過的大坡池風景區吧,就算停一下下也好。
※ 大坡池小檔案 (資料來源:走讀台灣 台東縣2)
大坡池原名「大陂池」,為新武呂溪的伏流湧出而形成的池塘。西元1910年登載的資料顯示,昔日的大坡池面積為57甲之大。民國40年代以前,池中盛產米蝦、台灣鯽、鯉魚、土虱....等,沿岸的居民以捕撈漁獲為生。後來因泥沙淤積與增建排水措施,大坡池面積大量縮減。鑑於鄉民的期待,民國81年至86年分期進行大坡池風景區建設計劃,最終發展成今日總佔地45公頃的休閒公園,其中包含27公頃的水域。
站在這一片緩步慢舞的大坡池前,腦海浮現昔日乘著竹筏捕撈魚蝦的漁夫身影, 自給自足的生活是愜意?還是辛苦?57甲的池沼又是什麼樣的情景? 風沒給我答案,只是輕輕的吹啊吹....
看來大坡池只是親綠之旅的一隅,這時若有鐵馬的話,肯定能多跑幾個景點,自行車道的總長可有7.53 KM呢!
▲ 古韻十足的木棧橋和遠處的山脈相連,又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。不過右下方那位老兄坐在石頭上,讓人有點為他擔心阿~
▲ 規劃良好的自行車道。
▲ 木棧道隨處可見,草坪也是綠油油的一片,度假不就是為了這山嶺綿延、翠綠又寧靜的湖畔美景而來的嗎?
▲ 池上遊客中心近在眼前,但是我們還是開車離開了,期待下次再光臨喽!
花東四天三夜玩樂誌行程
Day 1
奇業檜木館 – 政大書城+奇萊亞酒莊 – 璞石咖啡館 – 39號招待所(晚餐) – 潭心閣(住宿)
Day 2
楓林步道景致+鯉魚潭 – 讚碳工房 – 馬太鞍溼地 – 蔗工的厝(中餐) – 羅山遊憩區 – 池上大坡池 – 武陵綠色隧道+Mini Bar – 鹿野高台+龍田國小 – 台東活水池 – 原始部落山地美食(晚餐)-娜魯灣大飯店(住宿)
Day 3
都蘭糖廠+月光小站 – 金樽遊憩區 - 東河包子 – 成功旗魚專賣店(中餐) – 石雨傘+長虹橋+石梯坪 – 牛山呼庭 – 聽畫(晚餐) – 喜歡農莊(住宿)
Day 4
南方澳